体育学院吴钰祥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发布者:体院记宣会发布时间:2021-11-18浏览次数:2452

近日,我校体育学院吴钰祥副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no Energy》(中科院分区SCI一区,SCI影响因子17.88)发表了题为《A multi-mod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biomedical monitoring》的重要研究成果。吴钰祥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徐国栋教授和2019级硕士研究生吴礼为共同作者,江汉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

  

  

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监测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和生理功能参数对评估运动负荷与身体机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但目前流行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存在功耗较高和体积较大等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设备的长时程监测运行及应用。为了弥补目前现有穿戴设备的不足,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机械能收集及生物力学和生理功能传感的多模态可穿戴器件(msw-TENG)。该器件由液态金属和硅胶设计制成(0.3 cm × 1.5 cm ×5 cm),不仅同时实现了可拉伸、高导电性及与皮肤的保形接触,而且可将肢体运动的生物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时检测桡动脉脉搏信号、关节弯曲角度和肢体稳定性等重要生物医学参数。作为一种无需额外电源、体积小巧的多功能生物医学传感器件,在未来的运动训练监测和康复治疗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吴钰祥副教授充分发挥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优势,瞄准学科前沿,致力于全球研究热点——主动健康与可穿戴器件的科技攻关,不断探索多学科交叉和多院校联合的创新性研究,努力建立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结果准确、信息反馈迅速的监测和评价体系,提升我国体育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此项重要成果由江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江汉大学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

多年来,我校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研究团队深入开展运动训练的生物医学监控和运动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项,团队成员先后在Science Bulletin,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