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体育精神,弘扬师德师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近日,江汉大学体育学院特别邀请“最美银发学习之星”黄松华教授返校,为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同时受邀前来的还有1979级校友、长江日报资深记者李葳。学院聘请黄松华教授为师生“成长导师”,并授予“终身荣誉教练”称号。
耄耋之年,初心不改
黄松华教授是江汉大学第一任篮球队教练,虽已87岁高龄,但精神饱满、声如洪钟,老先生不忘初心,始终心系教育发展事业,持续投身教育理论研究,勤耕细作、淡泊名利、漫道前进,评为江汉大学“最美银发学习之星”退休后还完成一项国家级课题:《论中国男篮伦敦奥运会突破第八名之对策》,专家评语(原中国篮协副主席、原中国国家队总教练刘贵乙):“黄松华教授设计运用往来互对统计法近30年,统计比赛近400场,发表论文24篇,其35项指标能准确表明篮球比赛胜败原因及规律,对训练比赛及相关工作皆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建议中国篮球队能够采纳这项科研课题,将篮球科研工作推向新阶段,促进中国篮球事业科学发展”。
厚植情怀,捐赠成果
黄教授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从教生涯中的感悟与心得,分享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理念,如何通过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他还寄语在场的队员:“打篮球,首先要敬业,热爱的种子要用敬业来灌溉”,希望学生们不管是场上还是场下,都保持热忱之心和良好状态,不断追求卓越。校友李葳是黄教授执教期间的球队成员,他向同学们分享了当年艰苦的训练环境和场地条件,讲述了球队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投身篮球事业的,同时不禁感叹学校如今的飞速发展和完备的场馆设施,他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老一辈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勤勉向学,创造佳绩。
黄松华教授将自己毕生关于篮球教学训练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赠送给学院师生。这本凝聚了他多年心血的书册,不仅记录了他对篮球运动的深刻理解,还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黄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捐赠,能够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帮助,同时也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体育精神。
聘任导师,延续传承
为了将黄松华教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对体育事业的热爱感染到更多学子趋之向学,江汉大学体育学院特别聘请他为师生“成长导师”,并授予“终身荣誉教练”称号。这不仅是对黄教授长期以来为学院事业发展所做出贡献的肯定,更是希望他老人家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学生的成长和学院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黄教授在接受聘任时表示,非常乐意继续贡献力量,这是他莫大的荣幸,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院的发展。
此次道德讲堂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传承的生动课堂。黄松华教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心系下一代”的教育情怀,展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感。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将继续秉承“薪火永相传”的理念,搭建师生共进平台,为培养“德技双修”的体育人才注入新动能,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商文华 吴雅琼